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二百三十五章割四  (第2/3页)
人走进去,施从光夫妇迎上来,虽早看到过图纸,也解释了原理,同样一脸惊奇,喃喃道:“真是太古怪。”    这使郑朗想到一件事,不说清楚此事,恐怕也会有奇怪的说法到处传扬,道:“你马上让工匠雕刻一尊孔子像,在像基上刻上这一行字。”    说着讨来纸笔,写下《大学》里那一段话,然后写了两个大字:“物格”    俺这也是儒家的学问,非装神弄鬼之道。    施从光看到后,肃然道:“正是。”    他也是官宦子弟,能理解郑朗的苦心。    这才将赵通判带进去,看了看,赵通判同样一脸的古怪,就看到一件事物,脸色陡变!惊疑地道:“这是…”    “物格,只是让一些恶人用来装神弄鬼了。”    “难怪,难怪…”只要将神通变成了装神弄鬼,一切就清楚了,赵通判道:“郑知州,如何处理?如何善后?”    侦破难,善后更难。    “想妥善善后,已是无法,尽管减少此事引起的余波,不过我已经安排下去,刻意从江宁请来大量人手协助。”    “应是如此,”太平州人手是没有办法请的。    “赵通判勿用担心,大约几天后就有结果,所以来的时候我让你保守秘密。既然你来到芜湖,我们说一说芜湖吧。你看一看,若是将此处开放,会不会有人前来参观?”    “会的。”    “如果就着这湖,多载几排垂柳,修一条石径路,建一些水榭与凉亭,湖里再载上莲藕,在鸡毛山修一座晋朝军营址,将南边的周瑜墓整葺一下。然后南边的大圩修建起来,芜湖会是什么样子?”    也就是十三连圩,画了图,未取名字,紧连着芜湖城,周瑜墓也在其里。    “这办法好啊,”赵通判还不能全部看出来,但大约的能看到,其他的大圩不谈,十三连圩占地就有近千顷,能容纳多少百姓?这是人口基数,没有当地百姓做底,一个城镇还是很难发展的。    几个大圩一修,太平州会成为真正的鱼米之乡,青弋水与长江的威力就能发挥出来。有旅游的地方,有商业,有农业,有优良的港口,岂不正是一个大港口出现了?    而且上到武昌,下到江宁,这一段长江江面上没有其他的大港,芜湖港出现,正好填补了真空。    想了想,又道:“好啊,好。”    但这样一来,真的玩大了。忽然想起一件事,问:“那么太平州怎么办?”    “什么太平州,难道芜湖不属于太平州?有一个比喻,长子很优秀,考中进士,一家人皆爱长子。可突然次子发力,考中了状元。难道不应当吗?”    赵通判挠头大笑起来。    八月凉爽下来,天有雨,雨不大,赵通判被美好的前景勾动了心思,笑声爽朗的透过了薄薄的雨幕,传得很远。    郑朗又说道:“若是修葺得当,赵通判,你看,假如这里有亭有榭有廊有藕,再碰到这个绵绵的小雨天气,湖面烟波缈茫,莲藕飘香,垂柳轻摇,碧水拍岸,是不是很**?”    “郑知州,别说了,说得我都等不及啦。”    几个人一起乐起来。    郑朗指了指附近道:“此处是一景,沿街我会修几栋房屋,做一个食馆,以馆养景,维护此园器械的维修,但来的游客必然多,赵通判,有没有兴趣在此处盖几间房屋?”    这个懂的。    其实勾画得当,这块荒地有可能会成为黄金地段,包括州府都可以cao作,然而郑朗没有提醒,这个例不能开的,一旦有人佼仿,可开了一个恶例。宋朝同样有很多聪明人,想不到罢了,想到了,以后恶炒地皮,那恶孽岂能了得?    还是让它笨拙的自由发展,给贫困百姓一线生机。    若发展起来,在城廓税、商税、和买,甚至连带着的茶税、盐税、酒税上足以赚取回来。    魏大娘子站在一边听着听着,眼睛放起光来。    她家娘家有钱,夫家也有钱。    有可能是真,有可能是假,但听了郑朗的话,赵通判有没有动心思不知,她是动了心思的。与施从光告别,一行人冒着一把小雨,重新上船。    在船上四儿抱怨地说:“大郎,为什么我家不参与?”    后知后觉,现在才想起来前景,心疼了。    “你啊,钱够用就行了,我一年不少的俸禄,加上自家的收入,钱不够多吗?”    但有谁嫌钱多的?四儿还是不高兴。    “我与他们不同,赵通判仅是一个地方的通判,可我呢,有多少双眼睛盯着看?事情没有做,一旦做出,盯着的人会更多。以前仅是进了几次皇宫,就碍着范讽,况且以后?想找麻烦,是不是很简单?这个钱还能不能要?”    四儿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,钱是好,前来太平州两个月,用得痛啊,不仅大郎的薪水用完,还从带来的钱帛里掏了许多倒贴。然而再想一想,大郎的仕途更重要,不情不愿的点了一下头。    环儿也问:“状元,为什么你懂得那么多?”    “大郎是天上…”看了郑朗一眼,大郎很不喜欢天上星星说法,四儿改了口道:“砾石,天上掉下来的砾石。”    “…”“四儿meimei说得对,状元要是砾石,那也是天上的砾石。”    “你们别胡说八道,”是夸我哉还是咒我哉,砾石从天上掉下来,经过大气层燃烧还有命么?郑朗又道:“以后不要大郎、状元,全部喊官人。”    四个妻妾四种称呼,官人、郑郎、大郎、状元或者大夫,到了统一的时候。两个小婢不敢作声,但四儿窍喜,紧紧拉着郑朗的胳膊肘儿,往郑朗身上靠。    “拿琴来。”    “喏。”    看着烟雨蒙蒙的大江,郑朗弹起了一曲《春花江月夜》,可这首幽静的曲子经他手里迸发出来,多了一种莫明的感伤。    到了左天门山,三艘船再度停下来。    衙役们留在船上,未下去,仅与赵通判带着杨八望下船,来到临江寺。也没有到里面,郑朗站在大雄宝殿对小沙弥说:“让你们方丈出来。”    这一回小沙弥认出来,连忙小跑着进去禀报知善。    一会儿,知善从里面走出来,见面唱了一个肥喏,道:“阿弥陀佛,见过郑施主。”    人家是高僧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