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142章成都王逃亡记上  (第2/2页)
去了。    汲桑、石勒北走后不久,祖逖、孟观率领的大军便继续东进,二月,大破石超于内黄,乘胜进军。由于成都王司马颖优柔寡断,对是否退守幽州迟疑不决,至使军心急剧动摇,文武百官莫衷是一。    因此,当少数几个厢军骑兵出现在邺城郊外之时,城中竟出现了官员奔走、士卒逃散的混乱局面。直到这时,司马颖才决心北撤,可他的母亲程太妃却又偏偏舍不得邺城的家产,迟迟不肯离去。    白天,邺城,成都王府,程太妃正坐在榻上赌气,司马颖在屋外急得团团转。    程太妃竟然像个小孩一样跟成都王撒娇“要走,你走你的,反正哀家哪儿也不去。”    司马颖苦笑道:“哎呀,母妃!现在大军已经奉命在城外集结,正是人心思退之际,若是您老要是不肯走,叫孩儿如何再将他们召回城来?”    程太妃怒道:“那哀家不管。哼!这么大的事,事先也不跟哀家商量商量,说走就走呀?”    这时石超走了进来“ 殿下,祖逖人马已经离城不到五里了,大军整装待发,只等大王一人,大王还是快请太妃娘娘起驾吧。”    程太妃更不乐意了“要走你们走,留哀家一个人守城好了!”    石超皱着眉头道:“娘娘!这都什么时候了,您还发脾气?祖逖麾下的骑兵行如风云,说到就到,您再不走可就晚了!”    “哼!石超!全都是你们这些混帐小人害了我家!你们畏敌如虎,放着好好邺城不守,偏要去幽州,这一走,我儿十多年辛辛苦苦挣下的家业岂不都给了别人?你们只会自己着想,个个都是贪生怕死的货!哀家不去!哪儿也不去!”    “大王,这…”面对撒泼打滚的老太妃,石超也束手无策。    司马颖满脸苦色:“唉,母亲不愿意,做儿子的又岂能强行为之?寡人现在心乱如麻呀…要不,再把军队撤回城中做防守,如何?”    “大王!泼出去的水是万难再收回的!如今军令已下,将士们全无斗志,即使强令他们回城,也不可能尽力作战了。再则,咱们连日为战与守的事情争论不休,却从没对城防做过认真准备,眼下敌军围城在即,文武百官都各自出城逃命去了,将士们看在眼里,哪里还有一丝一毫的士气?仓促应战,必败无疑!臣并非怕死之辈,只怕大王母子现在不走,到时悔之晚矣!”    司马颖犹豫了一番,又朝着自己的老娘问道:“母亲,您说呢?”    “你现在倒会问我!哀家还是那句话,不走!就是不走!你若是个孝子,就老老实实把军队给哀家调回来,好好守住咱的这份家业!”    司马颖长叹一声“唉!…好…好,孩儿遵命就是。来呀…”    刚要下令,一军官匆匆跑进。“报!大王!完啦!全完啦!”    司马颖怒道:“何事惊慌?”    军官也顾不上行礼,直接喊道:“回大王的话,将士们听说太妃娘娘不肯走,便鼓噪起来,众将都说邺城不保,不如散去再做打算,我等压制不住,他们竟一哄而散,纷纷向四下走了!”    程太妃也吃了一惊:“啊?快去!快去让他们回来守城!”    军官哭丧着脸回答:“哎哟太妃娘娘!现在城外已无一兵一卒了!”    一旁的石超面色如土喃喃自语:“完了!完了!大王大势去矣!”    司马颖也没了主意“那…那寡人该如何是好?”    石超着急道:“事不宜迟,好在殿下府中尚有五千甲士,还可保着您一家人北上。臣这便去准备!    程太妃满脸惶恐之色:“我儿…”    “母亲!您就听孩儿的吧!再不走,连命都保不住了,还要这些家业做甚?!来呀,侍候太妃起驾!”说完司马颖转身便走。    闻言程太妃大哭:“我儿!…”众太监官女忙上前搀扶。    “娘娘快走吧。”    “再不走可就晚了。”    “娘娘请。”    “慢着,慢着。”    “快,快去备车!”    “你们…你们每人都多拿些东西…把能拿的都拿上…”程太妃回头看看这个,看看那个,看什么都觉得心疼,随即嚎啕大哭,被众人架了出去。    这个时候邺城早就乱成了一团,各种各样的人看到成都王这艘船就要沉了,纷纷寻找其他的出路。    ps:今天多加更一章,感谢昨天沩你大大、正气味儿大大的支持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